在日常生洁中,上下楼梯是孩子在校园生活中非常容易发生危险的环节。孩子们在走楼梯的时候,总是一步迈两三个台阶或者在楼梯上爬着走,有的时候他们还连跑带跳,边走边聊。而学校的老师,也常常是只能关注到队首和队尾,看不到中间的孩子。那么如何才能培养良好的上下楼常规,保证幼儿的安全呢?下面,我们来说一下上下楼梯的常规方面。
左上右下。
注意力集中,保持安静,一个跟着一个走。
上下楼梯逐级走,不跑、不跳、不推、不挤。
除了这个口诀之外,我们还有几点方法,以供爸爸妈妈们参考:
在幼儿园里,老师都会把小班安排在一楼,但年幼的孩子动作不灵活,也比较调皮。即使数量有限的几级台阶也十分容易发生危险,有的年幼的孩子胆子小,不敢上楼梯。
1. 动作不灵活——抓住金箍棒
在这个时候,爸爸妈妈们或者老师就可以引导孩子将上下楼变成好玩的游戏。比如:“小朋友都把自己当做是孙悟空,把扶手当做是金箍棒”。这个方法不仅激发了孩子敢于尝试的愿望,还提供了必要的支持。除此之外,在帮助和引导年幼的孩子上下楼时,速度要慢一些,还可以边走边用儿歌或语言提醒孩子注意安全。比如:小手抓住扶手,眼睛看清台阶,嘴巴保持安静,一个跟着一个走。
2.一个跟着一个走
年幼的孩子总会在楼道里你追我赶,有的时候,他们还会故意停下来不走。在这个时候爸爸妈妈们可以用游戏的口吻来引导年幼的孩子:一个跟着一个走,不掉队。比如:爸爸妈妈们可以告诉孩子“我们是一列小火车,每节车厢都要跟紧前面的车厢,不能让小火车停下来哦!除此之外,爸爸妈妈们还可以在家门口的每节楼梯上贴上一些漂亮的脚印或数字,从而引导年幼的孩子边数边走。
3.多关注和照顾孩子
有的年幼的孩子活泼好动,自律能力又比较差,常常会出现一些比较危险的状况。比如:容易摔跟头或摔倒等。在这个时候,爸爸妈妈们就应该多关注和照顾孩子,不让孩子因为遇到困难就停下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