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意图: 购买各种食品在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在发生,但经常会有一些非法商贩贩卖存在安全隐患的食品,因此教给孩子如何选购安全的食品很有必要。 本次活动,要引导幼儿学习认识食品包装袋上标有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知道要食用新鲜、卫生的食品。活动中把重点放在“发现食品袋上的信息,以及与身体健康的重要关系”这个方面,初步了解食品安全法的一些要求,让孩子看看、说说、记记,找出了QS标志、防伪条码、保质期、食材介绍、扔垃圾标志等等,从而了解了食品袋上的信息要求,也了解了相关购买、保存食品新鲜、卫生的方法,帮助幼儿提高了食品安全意识。 1.学习认识食品包装袋上标有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知道要食用新鲜、卫生的食品。 2.初步了解生活中保存食物的方法,如真空、冷藏、冷冻、干燥、罐装等。 3.能和同伴配合完成调查任务,提高合作学习的能力。 1.环境布置:活动室分为讨论区和展示操作区。 (1)讨论区,讨论区有实物投影仪和黑板,黑板上可以展示幼儿完成的统计图,幼儿在讨论区和同伴、教师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 (2)展示操作区:教师和幼儿一同收集各种食品(牛奶、糕点、干果、真空包装食品、罐装食品等),布置成超市的情境,超市中有小冰箱(或小冷柜),食品分类摆放好,幼儿可以自由取放。在操作区内,幼儿和同伴完成调查记录。 2.经验准备:幼儿观察过并初步认识包装袋上的日期。 3.材料准备:活动前,幼儿收集各种食物的外包装袋(包装袋上标有食物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设计并为幼儿准备好调查表(两人一份)、画板(用来夹调查表)、图书袋(套在椅子上,内装画板)、黑色水彩笔、黑板1块、统计用大白纸1张。 4.幼儿操作材料:《食品袋上的秘密》。 (一)幼儿观察食品包装袋,初步了解食物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1.幼儿自由观察收集的食品包装袋,看看上面有什么,和同伴说一说。 师幼讨论:你发现食品的包装袋上有什么?包装袋上为什么要注明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2.幼儿看幼儿操作材料《食品袋上的秘密》,辨别一组具体的生产日期,计算食品到期的时间。 师幼小结:在购买食品时,我们要注意看清包装袋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这样可以保证我们吃的食物是新鲜、卫生的。 (二)幼儿和同伴一起完成食品保存方法的调查。 教师:怎样让食物保持美味、新鲜?生活中有哪些好的方法? 1.幼儿看幼儿操作材料《食品袋上的秘密》,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自由交流。 2.教师出示调查表,激发幼儿调查的兴趣。 3.幼儿到展示操作区,两两结伴,一个人描述食品保存的方法,一个人完成记录。 4.教师鼓励幼儿学习用符号和图画来表示发现的内容;注意让幼儿专心完成任务,不能开小差;在幼儿结伴的过程中,教师可有意识地注意幼儿能力强弱的搭配,给幼儿更多互助学习的机会;调查记录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幼儿注意轻声说话,不要影响周围的同伴。 (三)幼儿与教师一同整理、统计调查结果,完成统计图。 1.幼儿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自己的调查结果,与同伴分享自己发现的保存食物的不同方法(如真空、冷藏、冷冻、干燥、罐装等)。 师幼讨论:我们的调查结果怎样才能展示在一张图表上?(启发幼儿先统计相同的结果,再用图画和数据来记录结果) 2.幼儿分小组进行统计,并邀请几名幼儿做记录。 3.幼儿和教师一同完成统计表,并张贴在活动室内,对幼儿完成的统计表进行评比。 1.区角活动:日常活动中,继续组织幼儿了解保持食物新鲜的方法。在科学区内,引导幼儿做“小实验”:教师事先买好几样菜,不采用任何方法保鲜,几天后再让幼儿看看这些菜有什么变化,感受食物保鲜的重要性。 2.家长园地:家长在带幼儿去超市时,鼓励幼儿自己观察各种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了解它们是如何包装储藏的。
大班法制教育:食品袋上的安全(陈亚军)
发布时间:2019-11-06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陈亚军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