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要积极配合幼儿园的工作,共同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小孩子有很强的模仿性,看到大人做事常常想去帮忙,如看到妈妈洗碗也想试着去洗;看爸爸推车子,也想跟着推。但家长总是不放心让孩子自己做这些力所能及的事,这样的做法会带来很多副作用:(1)孩子自己失去了动手的机会,也失去了智力锻炼的机会;(2)孩子失去了提高生活能力的机会;(3)孩子的求知欲受到打击。幼儿园应该和家长进行合作,从以下几方面来入手:
1.适当的鼓励
孩子由于年龄小,自信的建立往往需要成人适时适当的鼓励,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成功,家长都应为他喝彩。当孩子面临困难时,家长应给予最有效的帮助并告诉他:“我知道你能行!”家长及时的鼓励会让幼儿增强自信心和勇气。
2.放手去探索
孩子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但这种探索的欲望常常被家长在无意中扼杀了。如孩子刚刚拿起剪刀,妈妈立刻大喊:“不许动,危险!”这种做法只能使孩子越来越胆小,越来越循规蹈矩。恰当的做法是,教会孩子一些基本的技巧,然后放开手。曾有人说:不要把小孩当成小孩看,家长除了正确的保护,还要给他们创造宽松的成长氛围,放手让他们进行体验探索,积累经验,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获得学习的方法,真正学会学习。
3.引导想想看
生活中,孩子会遇到许多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当他们求援时,不要急于动手帮他,而应该鼓励他再试试。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曾说:“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到的,就应该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到的,应该让他自己去想。”
由此可见,养成良好习惯既要按一定的要求去做,还要长期坚持,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为了让孩子成为健康、聪明、勇敢、坚强的栋梁之材,让我们家园共同努力,使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给幼儿一份享用终生的礼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