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平安校园>>法制宣传>>文章内容
疫情防控法制宣传(宋佳丽)
发布时间:2022-05-06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宋佳丽

  居民群众发现新冠肺炎病人或疑似病人如何报告?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一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编造、故意传播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虚假信息、虚假恐怖信息,扰乱社会秩序的,如何处理?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第一款之规定,编造与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有关的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此类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的规定,以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定罪处罚。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确诊患者或疑诊患者拒绝隔离、拒绝治疗,故意传播新冠肺炎病原体,危害公共安全的,如何处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一款之规定,故意传播突发传染病病原体,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按照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工作人员防治疫情的如何处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之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为防治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而采取的防疫、检疫、强制隔离、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第一款、第三款的规定,以妨害公务罪定罪处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自疫情爆发后,部分群众擅自采取设卡堵路等行为,是否合法?

  未经批准擅自设卡拦截、断路阻断交通等行为,是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为,要立即报告党委、政府,依法稳妥处置,维护正常交通秩序。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天宁区彩虹幼儿园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