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平安校园>>法制宣传>>文章内容
6月中三班法制宣传:常见的养老诈骗类型
发布时间:2022-06-26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顾玲南

  常见的养老诈骗类型

  丨提供“养老服务”

  以投资养老基地、旅游考察等项目为名,将老年客户诱骗至所谓的基地、福利院进行参观、游玩,迎合老年人需求,描绘养老项目的未来,进而以预售床位等名义进行非法集资。

  |投资“养老项目”

  抛出高额分红、保本高息、预订服务等说辞吸引老年人,诱骗其投资养老项目,收费明目“五花八门”,如“贵宾卡”“会员费”等。这些机构的资金运作、流向不明,有很高的卷款跑路风险。

  宣称“以房养老”

  “以房养老”名义诱骗老年人抵押房产,诈骗资金,借国家政策旗号行非法集资之实。诱骗老年人将抵押房产的资金拿去购买其推荐的理财产品,最终导致老年人没了房子还背负贷款。

  丨销售“养老产品”

  一些企业来取商品回购、寄存代售、消费返利、免费体验、赠送礼品、会议营销、养生讲座、专家义诊等方式欺骗、诱导老年群体,购买价格虛高或假冒伪劣产品,进行非法集资。

  开展“养老帮扶’

  不法分子以空巢老人为目标,在老年人面前装儿子,扮孙子,假借心理关爱、志愿陪护、送温暖活动等方式,获得老人信任后,以多种手段对其实施诈骗。

  |代办“养老保险’

  不法分子冒充银行、保险机构工作人员,谎称可以帮助未参保人员代办“养老保险*或者代办提前退休”,收取老年人“材料费”“保险

  金”等.

  警方提示

  不要贪图便宜面对形形色色的骗术,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贪图蝇头小利,不轻信他人,牢记“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凡是有人让您出钱,一定要多留个心眼儿。

  提高法律意识

  老年人平时要多关注新闻媒体、社区宣传栏等,了解当前多发的各种诈骗手段,提高警愓,提高对骗局的识别能力。

  端正保健理念要从正规渠道获取科学的保健知识,到正规医疗机构就医,遵医嘱服用药物,不要相信所谓的“特效药”“神医”,以防陷入“药托”的骗局。

  树立安全思维

  注意妥善保管自己的个人信息,如身份证号码,与身份信息绑定的银行卡、密码等,尽量避免在公共网络环境下使用金融服务。

  警愓上门推销

  老年人独自在家时应多与邻居打交道,遇到可疑人员观望、敲门等情况,必要时可拨打110报警。对快递员、维修员等身份不能确定的人员,尽量等子女回家后接待。

  提高反诈意识

  无论亲朋好友还是自称是公检法人员,只要提到“钱”,要第一时间核实其身份,无法核实时要及时拨打110或96110进行求助。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天宁区彩虹幼儿园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