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秋冬穿衣定律
穿衣定律1:穿太多容易闷出病
大人给孩子做选择会习惯性站在了自我思维角度上,认为孩子天冷就该多穿衣才不会着凉,但实际忽略了孩子的生理特点。孩子的新陈代谢比大人快,体内合成大于分解,所以身体比较暖。一旦穿太多,容易闷出汗,冷风一吹容易感冒。当孩子已经感冒发烧,大人怕二次受凉,又给孩子”多穿两件“,闷出汗难受不说,还可能诱发高热惊厥。
穿衣定律2:探温要摸小孩的脖子
老人习惯摸小孩的手来判断体温,觉得孩子手冷就给他多穿一件,但实际上由于小孩的心脏博动力弱,每博输出量送达手脚末梢的血液有限,所以孩子的手脚摸起来冰凉不代表他真的很冷。应该以孩子的颈背部为判断依据,脖子摸着温热、小手温凉就说明穿得正好。那要怎么穿呢?小于1个月,室内要比大人【青壮年】多穿一件;2~3个月,室内跟大人一样多,室外要多穿一件;大一点的孩子室内比大人少一件,室外跟大人一样,肚脐要保暖。
穿衣定律3:洋葱穿法,穿脱自如
洋葱式穿衣,顾名思义,就像洋葱一层一层,内层可穿排汗功能良好的衣物,中层衣物保暖,最外层防水防风,应付天气变化。视场合与温度,可一层层加上去或脱下来。这样的穿法既保暖又有穿脱方便,可虽时切换。上身可以这样穿:棉质贴身内衣+针织毛衣+保暖背心/马甲+羽绒或者棉袄外套下身可以这样穿:秋裤+棉裤/羽绒裤,如果特别冷还可以在中间层穿上毛线裤
穿衣定律4:帽子、马甲、斗篷灵活搭配
寒冷的天气出门,最好给孩子戴上一顶保暖的帽子,而马甲既能做好腹部的保暖,也不阻碍好动的双臂。出门的时候还能斗篷罩着挡风,还能当小被子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