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健康快车>>家园共育>>文章内容
大班家园共育: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周晨钰)
发布时间:2023-04-03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周晨钰

  一、 培养全面的生活习惯

  小学和幼儿园相比,每班孩子数量增多,教师数量减少,一些简单的事情必须孩子自己去做,这就要求孩子具备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

  1、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家长和孩子一起商量制定作息时间表,培养孩子的计划能力。时间表中体现幼儿起床、吃早餐、玩玩具、自主学习、看电视等环节的具体时间。让幼儿明白一分钟、十分钟、半个小时等时间段有多长,可以做哪些事情。有意识地安排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些事情。

  2、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要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和习惯,逐渐减少父母或其他成人的照顾。要求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学会简单的劳动技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与自理能力。如:自己整理书包、收拾学习用具、扫地、抹桌椅等。

  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小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其一生的影响都很大,不可忽视和放松。

  1、养成良好的坐姿习惯  培养孩子正确的体姿,不仅有利于孩子身体的正常发育、健康成长。

  2、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培养孩子良好的书写习惯不应该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首先是书写的时间不宜过长,半个小时左右就好。其次就是要教导孩子书写时写得不好看不要擦,写对了就好,但是要要求孩子每天都有进步,今天写得比昨天好,达到标准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很多孩子在刚开始练习书写时,由于老师和家长的要求过高,孩子写得不好反复擦掉,导致孩子书写作业时长过长。所以良好的书写习惯比大量练习更重要。

  3、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养成做事有准备的习惯,从课前准备工作开始培养。爸爸妈妈可以在进行学习活动前,给孩子十分钟的准备时间,让孩子做喝水、上厕所、拿取书本及文具等准备工作,当学习活动开始后,就需要要求孩子专注及投入。

  4、培养良好的专注力  专注力缺陷,常常是许多学习差学生的共同特点。因此,培养良好的专注力是提升学习成绩的基础。那么,如何培养专注力呢?要给孩子一个可以专注的环境,尽量减少干扰因素;其次每天陪孩子专心干好一件事情。想要孩子在学业上走的长远,就必须培养孩子上课认真听讲的好习惯,这是所有好习惯中的基础。

  5、培养良好的倾听能力  倾听是幼儿接触社会、接受信息的重要手段,也是幼儿学习的一种好习惯。注意倾听他人的讲话,理解别人讲话的意思,能够更好的与他人沟通和交流。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倾听氛围,家长要以身作则,在幼儿面前树立耐心倾听的榜样。当孩子有表达的诉求时,家长无论多忙,都应该注视幼儿的眼睛,耐心地倾听,并给予积极回馈。还可以通过游戏,让他们体验倾听的快乐,帮助他们潜移默化地将倾听的习惯转移到实际生活中。“猜水果”、“猜动物”、“词语接龙”、“传话筒”等都是可以用来培养幼儿倾听习惯和听觉理解能力。

  6、培养良好的阅读能力  父母每天固定时间陪孩子阅读,可以双方相互讲故事,也可以父母陪孩子安静阅读;其次可以和孩子一起大声朗读诗文,练习发音、咬字、气息、感情等;最后在生活中认识一些常用的汉字,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

  幼升小,这是他们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他们由事事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所适应的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活动改变为学习为主要形式的活动,课后还要预习、复习功课或做作业。因此,幼儿入学前一定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准备。

  1、对小学生活感兴趣  爸爸妈妈在家和孩子们多聊聊关于小学的事,了解孩子们心中对小学的向往。同时和孩子谈一谈自己对上小学的困惑及担心,帮助孩子收集一些资料来解决疑惑。

  2、和哥哥姐姐聊一聊  虽然出不了门,但是可以和上小学的哥哥姐姐聊天,向他们问一些关于小学各个方面的问题也是了解小学生活不错的方式。

  3、了解小学的环境设施  每年六月我们幼儿园都会带领幼儿参观小学,但是今年由于疫情的原因我们不能提前体验小学生活,但是可以请爸爸妈妈上网为宝贝们收集一些小学的照片,我们来一个“云参观”。参观结束后,更可以用画笔记录下你心目中的小学。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天宁区彩虹幼儿园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