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陪孩子阅读可以给他的一生留下美好、温馨的记忆。父母与孩子一起读书,在教育上称为亲子阅读。亲子阅读其实是需要根据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和年龄段来看的,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首先,所谓“亲子阅读”,关键是看两个人的参与,一方来自于“亲”(父亲或者母亲),另一方面来自子。这样解释完就好说了:亲子阅读,重在两个人的参与。亲子共读关键在于“亲子”,参与方式可以是一方的讲,另一方的听,也可以是双方的互动。具体共读方法有如下:
一、父母亲照本读书,孩子饶有兴趣地听。把孩子抱于膝盖,读书给她/他听,孩子感兴趣,这就是一种亲子阅读的方式。
二、父母照本读书,孩子开始控制翻书节奏,父母让孩子来控制节奏,等孩子研究完一页再继续。或者孩子有可能会提问,那么就一起来聊聊孩子的话题,听听孩子的天马行空,这也是很好的亲子阅读。
三、孩子看图讲故事给大人听。那就放下手中的工作和手机什么的劳什子,带着欣赏,好奇的鼓励眼光,听孩子读吧。这种亲子阅读方式可能要孩子有了一定的亲子阅读基础之后,进入话唠期的时候。——这样的方式也可以鼓励哦。
四、等孩子再稍微大些,可以发散着来读,谈谈感受,谈谈想法,也可以提问(切记提问也是有技巧的,多提问能够引发思考和磨锐五感的问题,少提问那种摆在面上的弱智问题——当然,我前面已经提到是孩子稍大些的。)这需要家长也不断在陪伴中学习才能做得更好。
五、先和孩子一起看一本绘本,如果绘本适合角色扮演,那么和孩子一起进行角色扮演,找几个好玩的情节,相信孩子一定会对这本书有了更深的体会。
总之,读书的方式,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和孩子的接受情况,可以照本宣科,也可以进行发挥,怎么快乐怎么读,怎么幸福怎么读(即使是一本忧伤的书,有亲爱的爸爸妈妈一起陪伴体验书中描述的内在各种感受,也是一种幸福),陪伴,就是最好的读书方式,快乐或成长,就是最好的读书收获。
还有重要的一点,亲子阅读,从现在开始,什么时候都不晚,只要你拿起书,和孩子一起开心地读、游戏或讨论。为了帮助家庭和孩子养成一种良好的读书习惯,家长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试着做一做。
一、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物质环境就是为孩子们去选购一些适合年龄特点的图书,内容积极向上,画面色彩鲜艳但不杂乱,形象逼真,生动有趣,开本大,便于阅读。将这些书放在孩子自由取放的固定位置。精神环境也说是家庭气氛和谐,父母、母子关系融洽。
二、对幼儿书籍做到心中有数 父母讲故事之前,首先自己要大致浏览一遍,主要是考虑如何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程度给他讲解。如:两岁多的孩子能理解故事的内容了,但他说话不多,家长只能向他提问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三四岁的孩子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他不但能很好地理解故事的内容,还可以复述故事,回答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给孩子讲故事之前,家长就要象老师备课那样,做一些准备。这样,讲解的时候,才能有的放矢,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三、穿插提问、认真回答。 在讲故事的时候,家长可以穿插提问,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提问首先是帮助孩子更好的理解故事,同时可以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发展孩子的智力。家长千万不能不耐烦,要耐心细致地解释和回答,回答要真实,使孩子既学到知识,好奇心同时又得到满足。
四、把读书和游戏结合起来 孩子是最爱玩的,如果我们把读书和游戏结合起来,就能大大增强孩子阅读的兴趣。
五、鼓励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当家长和孩子们共同看完一本书时,要鼓励孩子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讲出来,这样就发挥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孩子还发现他把书上的东西再讲给别人听,别人又感兴趣时,孩子们会很兴奋和自豪,便由此产生更大的阅读兴趣。
在教育越来越强调生态化的今天,家园合作已成为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幼儿园组织的亲子阅读活动方式,对孩子的教育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真正要让亲子活动有效的发挥作用,还需要我们老师、家长、社会的共同努力,让我们在我们共同的目标下达成共识,共同为一代幼儿的成长付出我们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