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内容,在不断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不好,终身受其罪。”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既是幼儿成长的需要,也是民主、平等、和谐家庭氛围的需要。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只要幼儿自己能做,就要给他创造锻炼的机会,在此基础上,施以言传身教,辅以耐心,结合家园同心,培养幼儿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才能成为现实。
一、端正态度,相信自己的孩子
在生命初期,生活对孩子似是一片未开垦的大地,他们所需要的是一种拓荒者的勇气与自信,不是恐惧与畏缩,生活中每一个可以对此发生影响的事都是重要无比的。我们应该相信孩子,孩子的潜力很大,我们要适度去开发,如果有一些我们没有开发出来,那就是一种遗憾,而且自理能力培养在幼儿期是一个重要的开发期,所以我们不能忽视这段时间的培养。
二、创设环境,以身作则
要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包括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精神环境首先应该给他们创设一个宽松、愉快的家庭氛围,利于孩子发展,我们要尊重孩子、信任孩子、鼓励孩子,大胆地去做事,不要怕他犯错误,要让他去尝试错误,在尝试错误中获得经验。这些都能够让孩子在做事情当中克服困难、动脑筋想办法、自己解决问题,这都是良好的品质。
三、多方配合,正向强化
多方配合包括两方面:家园共同配合。多和老师交流,比如问一问有哪些事情需要我们配合?或者我的孩子有一些什么问题需要老师协助解决等等。家里的几位成员一定要统一思想、统一认识,而且要相互配合,对孩子要一致要求,从孩子出发,尽量求同存异。
四、耐心严格,持之以恒
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他的能力形成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需要我们的精心培养,对孩子既有要求规范,又要有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