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健康快车>>家园共育>>文章内容
为什么要让我们的孩子玩好?(俞萍)
发布时间:2024-03-03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俞萍

  我们每个人一定都会记得自己儿时同伙伴玩过家家、玩打仗的情形。其实不止我们人类,所有的动物在小的时候都会表现出游戏和玩耍行为,所以说,玩是“孩子”的标志。

  神经科学家在基于非人动物的实验研究中发现,特定种类的脑损伤会引起游戏行为的异常,而剥夺动物游戏机会则会影响到大脑发育,这说明游戏会帮助大脑发展,逐渐变得更加成熟。也就是说,孩子的游戏既反映脑发育的情况,更会促进其进一步的发展,游戏不只是孩子用来打发时间而做的事情,相反,它从很多重要方面帮助孩子发展,既帮助孩子学会认识自己的身体,认识客观世界和外界的客体,也帮助孩子学会建立关系,学习社会交往规则,发展心智。简单地说就是,玩好了,发展才好。

  1. 玩好,促进孩子身体发展和学习。

  发展生存所需的运动技能都需要一定的身体刺激,而游戏本身就提供了一个刺激的环境。在游戏相互作用中,如跑跳推搡、手眼逐渐协调的活动以及把弄探索物体等,发展了感知觉技能和运动能力。通过这些练习,孩子逐渐具备了日常活动所需要的耐力和速度,追逐和躲避更加有效游戏中的学习还会增加行为的变通性。游戏创造了一个宽松的情境,孩子就是做错了也不会有危险,从而逐渐熟练某些技能或适应某种角色,这有助于更好地适应长大以后的成年生活。

  2. 玩好,促进孩子学习社会交往。

  游戏常常不只涉及一个个体,如果有玩伴,可以从两个方面帮助孩子学习社会交往技能。

  此外,游戏情境会促进孩子在社会互动中产生适宜的交流反应,发展人际沟通技能,保证有效地传送和接收、理解信息,学会解释并预测对方的行为和表现。游戏还可帮助孩子熟悉和某一群体的交流模式,而交流中用到的相关行为,如面部表情和说话方式等,在游戏中也都会有所表现。

  3. 玩好,促进孩子发展心智和认知。

  研究表明,有父母或监护人陪伴着游戏的学前儿童获益更大,大人的参与方式会影响游戏效果和对孩子的发展促进,其中,家长进行引导式游戏能够使孩子更大程度地投入到游戏中,并学习到更多知识。分享阅读研究也表明,学前儿童通过游戏的方式学习词汇的过程中,有成人引导或指导时学习效果更好。这些研究都传递着一个声音:家长们,多参与孩子的游戏吧!

  那么,当家长和孩子一起游戏时,怎么能玩得好、玩得更有收获呢?

  首先,家长要了解孩子的心智发育水平和阶段,了解孩子的身体能够完成到什么程度,认知能力能够对规则和交流的语言理解到什么程度。有了这些了解,类似“和孩子一起玩的时候,该不该让着孩子”的困惑就容易解决,分寸也好把握了,所谓“常规要根据情况来决定”。单纯地“让”会缺少挑战性,并不会让游戏更快乐,对孩子的心智发展也无益;但若家长忽视孩子的发展水平而完全放飞自己,也会十分打击孩子的自信,可能导致嚎啕大哭或是畏缩不前。其次,家长应该以孩子为中心进行互动,并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进行思考和表达,这样可以促使孩子更容易产生复杂的认知加工或更多的言语表达,从玩中获得的发展更加充分。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天宁区彩虹幼儿园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