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 认识身体的主要部位(如头、手、脚等),了解它们的功能。
2. 学会保护自己的身体,知道如何避免危险。
3.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对自己身体的珍爱之情。
活动准备:
1. 人体模型或身体部位图片(头、手、脚、眼睛、耳朵等)。
2. 安全相关图片(如过马路看红绿灯、不碰危险物品等)。
3. 一首关于身体的儿歌(如《头儿肩膀膝盖脚》)。
4. 小贴纸或小奖品(用于奖励积极参与的幼儿)。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 教师播放儿歌《头儿肩膀膝盖脚》,带领幼儿一起唱并做动作,激发幼儿的兴趣。
2.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的身体有哪些部位吗?”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知道的身体部位。
3. 教师总结:“我们的身体有很多部位,比如头、手、脚、眼睛、耳朵等,它们都有自己的作用哦!”
二、认识身体部位(10分钟)
1. 教师出示人体模型或身体部位图片,逐一介绍身体的主要部位及其功能:
- **头**:用来思考和表达。
- **眼睛**:用来看东西。
- **耳朵**:用来听声音。
- **手**:用来拿东西、做事情。
- **脚**:用来走路、跑步。
2. 教师带领幼儿用手指指出自己身体的相应部位,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3. 教师提问:“如果没有眼睛/耳朵/手/脚,我们会怎么样?”引导幼儿思考身体部位的重要性。
三、保护我们的身体(10分钟)
1. 教师提问:“我们的身体这么重要,我们要怎么保护它呢?”引导幼儿讨论保护身体的方法。
2. 教师出示安全相关图片,讲解如何保护身体:
- **保护眼睛**:不看太亮的灯光,不长时间看手机或电视。
- **保护耳朵**:不听太大的声音,不用尖锐的东西掏耳朵。
- **保护手脚**:不碰危险物品(如剪刀、热水等),走路时注意安全。
3. 教师带领幼儿模拟安全行为:
- 过马路时看红绿灯。
- 不随便碰危险物品。
- 玩耍时不推挤、不打闹。
四、游戏巩固(10分钟)
1. **身体部位大挑战**:
- 教师说出一个身体部位的名称,幼儿迅速用手指出相应的部位。
- 教师加快速度,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2. **安全小卫士**:
- 教师出示安全相关图片,请幼儿判断图片中的行为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
- 例如:图片中小朋友在过马路时看红绿灯(正确),图片中小朋友用手碰热水壶(错误)。
五、总结与延伸(5分钟)
1.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身体的各个部位,还学会了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小朋友们要记住,我们的身体很宝贵,一定要好好爱护它哦!”
2. 教师发放“安全小卫士”贴纸,表扬积极参与活动的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