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废为宝,绿动春天——小班环保小卫士在行动”
二、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初步了解“环保”的意义,知道垃圾分类、节约资源的基本方法。
2. 技能目标:能区分“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尝试用废旧材料制作手工艺品。
3. 情感目标:培养爱护环境的意识,感受参与环保活动的乐趣,萌发“小主人”责任感。
三、活动准备
1. 材料准备:
- 垃圾分类卡通图片(可回收物:纸张、塑料瓶、金属;其他垃圾:果皮、纸巾)、垃圾桶模型(贴对应图标)。
- 废旧材料:纸箱、塑料瓶、瓶盖、旧布料、彩色卡纸、安全剪刀、胶水、水彩笔。
- 环保儿歌视频(如《垃圾分类歌》)、环保小卫士贴纸、“环保小明星”奖状。
2. 环境布置:
- 教室设置“环保小天地”,展示废旧材料制作的手工艺品(如瓶罐小花、纸箱小动物)。
- 户外操场设置“垃圾小迷宫”(用纸板模拟不同垃圾的“家”)。
四、活动流程
环节一:环保小课堂——认识“绿色小秘密”(15分钟)
1. 动画导入:播放简短的环保动画(如“地球妈妈的微笑”),提问:“为什么地球妈妈皱眉头?怎样让她开心起来?”
2. 垃圾分类游戏:
- 出示垃圾分类图片,用拟人化语言讲解:“纸宝宝、瓶宝宝可以回到‘可回收垃圾’的家,香蕉皮、纸巾要去‘其他垃圾’的家哦!”
- 幼儿轮流将卡片投入对应的垃圾桶模型,正确投放的孩子获得“环保小卫士”贴纸。
3. 学唱环保儿歌:播放《垃圾分类歌》,带领幼儿边唱边做动作(如“废纸盒,轻轻放,可回收物别乱藏”)。
环节二:变废为宝——巧手大改造(20分钟)
1. 创意启发:展示用废旧材料制作的手工艺品(如塑料瓶做的小花盆、纸箱做的小火车),引导幼儿观察:“这些漂亮的东西是用什么做的?”
2. 动手制作:
- 小班推荐项目:
- “小花瓶”:用彩色卡纸装饰塑料瓶,插入纸做的小花。
- “小陀螺”:在瓶盖中间钻孔,插入火柴棒(或牙签),用彩笔涂色。
-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创作,提醒安全使用剪刀。
3. 作品展示:将幼儿作品摆放在“环保小天地”,请孩子介绍“我的环保小宝贝”。
环节三:户外实践——校园环保小巡查(15分钟)
1. 情景游戏“垃圾回家”:
- 在操场提前散落一些纸团、塑料瓶盖(模拟“垃圾”),幼儿分成小组,戴上“环保小卫士”袖标,用小夹子(或手)捡起“垃圾”,分类投放到对应的垃圾桶。
- 教师引导:“轻轻弯腰捡起来,送垃圾回自己的家,你们真棒!”
2. 爱护植物小任务:
- 带领幼儿给班级植物角的花草浇水,观察植物生长,说一说:“小花要喝水,我们要保护它们哦!”
环节四:总结与奖励——环保小明星诞生啦(10分钟)
1. 回顾分享:通过照片回顾活动,提问:“今天我们做了哪些环保的事?”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2. 颁发奖状:给每位幼儿发放“环保小明星”奖状,合影留念,强化环保行为的积极体验。
五、延伸活动
1. 家庭任务:发放“家庭环保小任务卡”,如“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废旧瓶子做手工”“给家里的垃圾分分类”。
2. 区域渗透:在建构区投放废旧纸箱、瓶盖,供幼儿自由创作;在语言区投放环保主题绘本(如《垃圾车来了》《环保小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