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防范工作,提高幼儿的反恐防暴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落实法制宣传教育要求,中三班于9月29日开展了“反恐防暴演练”主题活动,通过模拟场景、互动教学的方式,为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安全防护课。
演练前,教师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图片、动画和简单易懂的语言,向孩子们普及了反恐防暴的基础知识。随后,教师讲解了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如快速躲到桌子底下、听从老师指挥、不哭闹喧哗等,并示范了正确的躲避姿势。同时,教师还强调了“遇到危险找老师”“不跟陌生人走”等安全要点,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初步建立起防暴安全意识。班级还提前检查了活动场地的安全隐患,准备了哨子、安全头盔、防暴盾牌(玩具模拟)等演练道具,确保演练安全有序进行。
随着一阵急促的警报声响起,反恐防暴演练正式开始。一名由教师扮演的“可疑人员”试图强行闯入班级,班级老师立即按照预设方案,一边大声呼喊“小朋友们快躲起来”,一边迅速将教室门反锁,并拿起哨子发出警示信号。孩子们听到指令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迅速弯腰低头,双手抱头,快速躲到桌子、柜子等安全隐蔽的地方,有的孩子还机智地用书包挡住头部。整个过程中,孩子们虽然有些紧张,但都能听从老师的指挥,没有出现哭闹或慌乱的情况。
随后,“安保人员”(由幼儿园保安扮演)迅速赶到,与“可疑人员”进行周旋,并成功将其“控制”。警报解除后,教师立即清点幼儿人数,并安抚孩子们的情绪:“小朋友们都非常勇敢,刚刚做得特别棒!现在危险已经解除了,不用害怕啦。”接着,教师组织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回顾演练过程,表扬了在演练中表现勇敢、听从指挥的幼儿,并再次强调了遇到危险时的正确应对方法。
演练结束后,老师还通过班级群向家长们反馈了演练情况,分享了反恐防暴的家庭安全教育小贴士,如教育孩子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不接受陌生人的物品、遇到危险及时向大人求助等。同时,班级还布置了“安全小任务”,让孩子们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讨论“遇到危险怎么办”,并画出自己心中的“安全小妙招”,进一步巩固幼儿的安全防护知识。
此次《反恐防暴演练》法制宣传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在模拟场景中掌握了基本的自我保护技能,增强了反恐防暴意识,也提升了班级教师的应急处置能力。